沖上熱搜!炭黑貿易增長,中歐班列功不可沒
- 發布時間:2024-08-17
- 發布者: 超級管理員
- 來源: 本站
- 閱讀量:821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1.1萬列#
#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國#
登上熱搜!!

數據亮眼,中歐班列助力我國外貿增長
據央視財經報道,今年1~7月間,中歐班列的累計開行數量已超過1.1萬列,這一數據不僅刷新了歷史記錄,更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穩步增長的有力證明。至今,中歐班列的服務網絡已經覆蓋了歐洲的25個國家、224個城市,同時與11個亞洲國家的超過100個城市建立了連接。今年以來,西、中、東三條主要運輸通道的中歐班列開行量分別實現了13%、20%和5%的同比增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南通道的中歐班列開行量同比激增了15倍。
市場需求持續旺盛,中歐班列運價上漲
在國際貨運市場受到紅海危機沖擊的大背景下,中歐班列憑借穩定性和高效性在市場上贏得了廣泛的贊譽,成為紅海危機下國際貨運市場的“香餑餑”。
隨著需求的急劇增長,中歐班列的運價也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自今年5月底以來,每大箱(40英尺柜)的運價已從約6千至9千美元,攀升至當前的1.2萬至1.7萬美元。盡管如此,中歐班列仍以其時效性的明顯優勢吸引著眾多客戶。從中國至歐洲的貨運時間僅需大約17天,這比傳統的海運方式節省了大量時間。盡管近期某些特殊情況導致部分貨物的運輸時間略有延長,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中歐班列仍能提供較海運快約25天的運輸效率。
炭黑搭乘中歐班列,促進全球高效合作
中歐班列的運輸貨物種類日益繁多,從最初的電子產品、機械設備擴展到食品、服裝、汽車零部件、化工產品等,涵蓋多種行業、滿足各色需求;炭黑上下游產品也如愿的搭乘上這班列車。
在今年五一、六月和七月,中歐班列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五一期間,班列從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成功發出玲瓏輪胎塞爾維亞工廠所需的模具、機械設備、炭黑、橡膠等原材料。接著在6月,從俄羅斯謝利亞季諾至越南胡志明市的過境中轉班列順利抵達鄭州,裝載著炭黑貨物,這不僅暢通了東盟國家與俄羅斯的陸上物流,還促進了東盟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高效合作。到了7月,另一列滿載炭黑的中歐班列經阿拉山口入境,通過鐵路運至廣西憑祥口岸,最終抵達越南胡志明市。
………………
中歐班列助力,亞歐炭黑貿易熱度攀升
中歐班列作為連接亞歐大陸的重要交通方式,在促進兩大洲的經貿合作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以鐵路貨運中的炭黑產品出貨量為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歐班列對亞歐貿易的深遠影響。
在過去,歐盟的炭黑供應主要依賴俄羅斯,據統計,2021年歐盟70%的炭黑由俄羅斯提供。然而,隨著俄烏沖突的爆發,歐盟各國開始積極調整其采購策略,尋求更為多元化的供應渠道。這一轉變為中國供應商提供了新的機遇,中國炭黑產品在歐盟市場的份額逐漸增加。數據顯示,2022年年中,歐盟從中國進口的炭黑占比已達14%,相較于2021年的不足1%,增長顯著,而這一比例還在增長。
進入2024年,我國炭黑對歐洲的出口量已經恢復,甚至超過了2022年的水平。盡管在2023年,由于國內煤焦油價格的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增加,使得我國炭黑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優勢一度喪失,同時國外經濟的不景氣也影響了需求量。但到了2024年上半年,情況有所好轉。與去年同期相比,我國煤焦油價格波動幅度保持相對穩定。加上上半年受地緣事件及OPEC+減產延期影響,國際油價因供應趨緊而維持高位。而另一方面,為了應對俄羅斯炭黑供應可能的中斷風險,歐洲炭黑生產商開始積極儲備庫存,這一行為進一步刺激了歐洲炭黑市場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炭黑的競爭優勢再次顯現,出口量也實現增長。
2023年的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歐盟的第一大貨物進口國,占據了歐盟對外進口總額的20.5%,同時,中國也是歐盟的第三大貨物出口伙伴,占比達到8.8%。隨著貿易往來的不斷擴大,我們有理由相信,中歐班列將為我國炭黑等產品的出口開辟更廣闊的市場,同時也將進一步推動中歐之間的經濟合作與交流。